食用菌的种植,相信农场主都想尽各种增产的方法。今天浙江玉木耳种植基地福芩农业来说说我们知道的几种方法
一、温湿差刺激法:菌床白天盖膜升温,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;菌丝生长前期相对湿度控制在70%以下,后期保持在85%—90%。这样的温湿差变化有利于菇耳的形成。
二、yaowu刺激法:配制培养料时,加入适量磷酸盐(磷酸二氢钾、过磷酸钙)、硫酸盐(硫酸镁、硫酸钙)、维生素B1等,有明显的增产效果。在菌丝生长后期,用0.1—0.2毫克/升的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面上,每亩可增产10%—15%。
三、搔苗法:当菌丝长满料面时,用于净的竹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,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,露出新的菌丝后,喷水、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,7天左右即可现蕾出菇。一般每亩可增产10%左右。
四、惊菌法:当培养料长满菌丝后,用弹性强的木板条挤压、拍打震动料面。操作时用力要均匀,料面不留深痕。这样可促进菌丝加速生长和子实体迅速分化。此法对香菇、平菇、凤尾菇及木耳等均适用,一般可使生物效率提高15%左右。
五、接触法:用旧报纸、麻布袋、细土等覆盖在培养料面上,通过压力刺激可以促进菌丝迅速生长;或用消过毒的小木棒插入料面约2厘米深,插棒密度为15厘米X15厘米,使菌丝生长蔓延时触及小木棒,缠绕其上,形成菇蕾和子实体。一般每亩可增产20%左右。
六、打洞填沙法:在畦床料面上打洞填沙,可改善菇床透气性,提高料面的保水性能,使抖面上出菇均匀且菇朵大肉厚。方法是:用底面直径1.5厘米、长30厘米的圆锥形木棒,按株行距各30厘米进行梅花形打洞,洞深达料底,2天后在洞中填黄沙,黄沙要用1%高锰酸钾液浸泡,待黄沙填至高出料面0.5—1厘米时,向洞中注入0.3%—0.5%浓度的石灰水。采用这种方法可提前3-4天出菇,生物效率可提高28%。
众所周知,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木耳都是黑色的,也就是俗称的“黑木耳”。但是,白色的木耳你见过么?
原来这白色的木耳还真的和黑木耳是一个类型的,它的叶片也和黑木耳形状大小相仿,这就证明这是木耳家族的。这种白色木耳也不叫白木耳,它的真实名字是:玉木耳!那么白木耳是啥?答案就是银耳,名字已经被银耳占了……
玉木耳的成长跟黑木耳一样,需要大量的水分,棚里的水管浇灌为木耳的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。水滴从管子中流出,再加上黑色的网覆盖着,这棚里的温度比外边至少低了5度!
玉木耳泡出来后色泽温润如玉,洁白无暇,晶莹剔透,秀色可餐,这卖相太好了!玉耳片圆边、少筋、肉厚、单片,口感清脆,营养丰富,可谓是食用菌里的新贵。
玉木耳洁白无暇,所以玉木耳只有采用挂袋式栽培才合适。同时,玉木耳不喜光,需要在大棚外附上一层不透光的遮阳网,以避免阳光直射。玉木耳的生长过程中,只需要浇水,绝不添加任何其他的物质,保证每一片玉木耳都是纯绿色纯生态食品!
1、“玉木耳”营养高还是“黑木耳”更有营养呢?
①营养角度
应该说玉木耳和黑木耳的差别不大,从营养的角度来说,它俩从成分上没有太大区别,只是黑木耳有黑色素,玉木耳没有黑色素,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异。
黑木耳的样子大家都知道,叶片比较薄,而玉木耳的叶片相对来说就比较厚,两种对比,会发现,玉木耳单片所含的维生素K,铁,胶质等远远高于黑木耳。当你们看到玉木耳的时候,拿在手里仔细看,就可以发现,玉木耳肉太厚了!
②药用价值
真正的玉木耳对我们的肺、气管保护吸尘的效果要比黑木耳好。因为它背面的绒毛比黑木耳长,吃的过程中人的呼吸系统和食道有一段重叠,可以吸附一些灰尘,将人消化系统内的灰尘,杂质吸附集中排除体外,从而起到洗涤肠胃的功能!所以说玉木耳的药用价值要比黑木耳的大。